科学、技术,乃是从手艺发展而来。而手艺,乃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而独有的。这同时,也是人类千百万年演化的产物。
当古猿开始直立行走之后,对于四肢的训练,有赖于大脑的协调,这在360万年前已经完成。1但要将自然界的天然材料,有目的性的制造成为具有某种形体及审美意义的物体,则还需要人类的脑子中,能在物体形成之先,预先想到其形象。这一过程,一直要到旧石器时代才得以出现。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,器具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,可以发现此时人类大脑中所能储存、记忆、想像并制造的物品形象,大大的增加了。
当人类在新石器时代,结束漂泊,开始定居之后,历史便从某几个固定的地点逐步展开。2群体在不断改造周围环境,驯化生物的同时,也反过来为环境及其他生物所驯化,这是文化的开始。3从此文化和环境,共同作用,影响了人的进化形式,大脑和身体,分别作用于抽象思维和手艺,可以看成是这种协同进化的结果之一,而这两者,一开始以手艺的形式出现,而最终分别发展成为科学和技术。
发展出手艺的肢体,主要是手。4同时还需要眼睛、耳朵和其他肢体的配合,并倚赖大脑进行协调和想像。手艺的发展,分为三个途径:一是审美,比如艺术;二是创意,比如设计;三则生产,即是技术。
-
艺术倚赖于眼睛、耳朵所直接感受到的色彩、线条、音色,通过对手和肢体的训练,心摹手追,形成高度精致的技巧,来强化眼睛和耳朵的感受。随着文化积累,工具分化及器具组合复杂,形成不同的分支,5但其表现重点在于手及肢体的技巧,而不是工具。
-
设计,是追求不具备实用性的审美。设计的重点,不在于手艺精湛,而在于形式和创意,通过现成材料和产品,来表达新的思维和概念,正是设计的重点所在。
-
技术所强调的,在于规模复制性。手艺因人而异,技术却强求一致。为满足无差异的可复制性,人类被提出了同一性要求,这导向人类在生产过程被进一步驯化。肢体被规训,以适用某种生产标准,这意味人类不仅被环境所选择,也反过来被人类自身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所驯化。这一趋势,从原始资本主义兴起,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,伴随全球市场化和工业化过程,越来越得到体现。6
技艺的演化,乃是人类肢体和环境互动的产物,而抽象思维,必然是在文明出现之后。人类的记忆,倚赖于脑神经元,本身的生物性特点,使记忆是短暂而易遗忘的。符号体系的出现并被保留,跨越时间限制,延续了人类积累的思考和经验。符号系统是在城市文明兴起的过程中,和官僚阶层、宗教组织、国家政权、皇室等权力架构共生成熟的。这又包括两种文字系统,一是约定俗成、民间自发演化出来的体系。7一是有强烈目的性倾向,有大量资源支持,并通过教育延续的体系,其目的是使大规模中央集权,更加有效沟通。8进而,抽象知识体系的发展,是通过社会制度层面进行支持的,可见知识一开始便与权力息息相关。人类的好奇心,可能是一种天性,与是否受到教育无关,甚至创造力可能是基因、能量的一种不自觉发泄。但将哲学和抽象思维,作为一种教育而进行训练,则是社会的制度所促成。社会性选择的结果,给予创造力以价值评价。教育,则意味着上一代的人,以文字系统为工具,对下一代进行规训。这是人类自觉不自觉的将文化因素强加于基因因素之上。长远之下的发展结果,便是形成识字分子与文盲两种阶层,并通过进一步分化,使人类区分出两个文化物种——识字分子和文盲。识字分子通过学习知识,利用人类过往的经验和记忆,文盲只能通过实物演示和使用而模仿学习。而在社会竞争层面上,识字分子要比文盲有优势。这是人类文化中,社会制度对基因所进行的不自觉的选择。
注释:
-
根据坦桑尼亚北部拉托利遗址出土的足迹化石,显示了南方古猿,脑部已经能够准确控制身体的行走,并通过眼睛对踏落点进行准确判断。 ↩
-
这些地点成为日后的名胜古迹,兵家必争之地,各国首都,核心城市。 ↩
-
文化的词根,是驯化的意思。而居住环境的变化,比如环境污染,辐射,会令到基因突变,改造基因的产品,可能反过来令到人类基因形式变化。 ↩
-
中国、印度有很多非常奇怪的传说,比如传说王冕乃是用屁股画荷花,接近于泼墨山水,而印度则发展出各种魔术,比如行走火海,吞针。吞针术所显示出来的特异功能,令到鸠摩罗什法师自己可以娶12个太太,但却令人信服的禁止了弟子们去娶妻,这就是
罗什吞针
。但尽管如此,整体上来说,手仍然是肢体中非常灵巧的一部分。 ↩ -
比如中国画的毛笔水墨和西洋画的水粉颜料。 ↩
-
从这一角度,社会主义确实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,这一高级阶段,令人更加彻底的被异化和工具化。而全球化,则通过产品的标准化以跨越地域差异,全球的物质生活,产品、标准趋于同一,典型的是麦当劳的快餐、星巴克的咖啡、宜家的家私、好莱坞的电影。 ↩
-
比如互联网产生之后出现的各种符号。 ↩
-
比如秦始皇,统一天下之后,便开始统一文字,并遏制异端思想。 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