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泰五之财务杠杆

5 Sep 2025 at 23:28:18

鲁泰研究 (2007~2009)

鲁泰五之财务杠杆

凡企业经营必用杠杆,杠杆有两种,一是经营杠杆,二是财务杠杆。经营杠杆,指的是企业将资金投资在固定资产,比如土地,机器上,然后通过逐年折旧及生产产品卖出获得现金,来回收固定资产的投资。这个问题,留待下节探讨。这一节,讨论的是财务杠杆。

财务杠杆,指的是,企业在自身所具有资金及资本之外,再行借款以扩大运用资产规模,从而为股东赚取更多利益。实际上,企业使用财务杠杆之后,所获得的额外收益,是财务杠杆的借款成本,与该笔借款的资产回报率之间的差异。由于该收益最终反映在股东的净资本上,因此使用这一财务杠杆之后,便大大增大了股东的净资产回报。下表是鲁泰历年的资产,净资产收益情况。

64799fd5394a426d2491b

常规使用来衡量财务的各种比率分析,有时会采用 EBIDTA, 但该数据衡量的是息税摊销前的情况,因本节是用来揭示财务杠杆的运用。而税收一项,在中国经常做各种调整,因此,比较合适的衡量比率,是 毛利/资产 回报及 毛利/净资产 回报。

从上表可以看到,毛利/资产的回报,在1995-1997年之间甚低,而1998-1999突然飙升,其原因,可能是行业周期,也可能是工厂开业投产之处,需要购买很多机器和土地投资,大幅度折旧所导致的毛利下降。但这一时期的好处是,享受外资待遇,所得税减免或者优惠。基本上,自2000年以后,直到2007年,企业毛利/资产比率,基本保持一致,平均在8.27%。这显示了企业的经营已经进入稳定期。

如果一门生意的毛利只在8.27%左右,而企业又全部用自有资金经营的话,这门生意实际上并不是很赚钱的生意。这个数据显示了,在纺织业,小本生意的工厂,如果不动用财务杠杆的话,实际上,经营这门生意,确实不是很赚钱的。特别是考虑到,在考察的年份内,鲁泰实际上,使用了很多种涉及投资的技巧,比如运用棉花优势,囤积存货,利用配额优势,获得低廉成本等手法,一般的小纺织厂,没有这些优势,其毛利/资产回报,势必更低,稍微政策严苛一点,便接近破产边缘。

但鲁泰是动用了财务杠杆来扩大其股东的回报率。表格的最后一列,是负债比率。2000年以前,鲁泰的负债比率,是控制在平均45%的水平,这一比率,显示了管理层稳健而又进取的财务控制。这一比率,使净资产回报率平均达到16%的水平。而2000年的年底,鲁泰大量发行A股,一方面摊薄原有股东的权益,另一方面,增强了股东资金,相应减少了借款。在随后三年,借款比率下降至平均20%的水平。这一水平是相当低,甚至达到高度稳健的水平,李嘉诚的经营里面,投资一项,便常年保持这样一个水平。其目的是在经济危机中,都可以有充足现金以收购廉价资产,但对于一个经营纺织业的企业来说,这一负债水平,是偏低了点,其结果,便是降低了股东的权益回报率,在2000-2003年之间, 净资产平均回报率接近10%。

所以,实际上,回头来看2000年年末鲁泰发行A股这一事件,对于那些在高价打新股,买入鲁泰A股的投资者来说,由于企业在获得新的资金之后,减少了财务杠杆的运用,从而净资产回报率便低,同时还用比原有股东更加昂贵的价格,买入相同的资产,因此,在股市高潮时,购买新股,并非良好的投资策略。而对于企业原有股东来说,发行新股摊薄了股东权益。真正使企业获益的是企业本身,经营者获得了免息资金,而使财务更加健全。

在2003年-2004年之间,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所募集来的资金,使用殆尽,因此,开始恢复借款,负债比率从前三年的平均20%水平,一下子跃升到2004年以后的60%水平。考虑到同期净资产高速增加,因此,企业所经营的规模发展之迅速,实在惊人。这一结果,便是企业在其毛利/资产的基本回报不变的情况下,大幅度提高了净资产的回报率。基本上保持在17%的水平,而2007年,更达到20%的水平,相信2008年,也将超过20%。

财务杠杆的运用,增大了股东回报率的同时,也加大了风险,如果遇上通缩或者社会经济萧条的情形,如果现金流控制不善,便容易使企业陷入现金流断裂,而被迫倒闭的情形。鲁泰也并非喜欢使用这个比率的财务杠杆,而是由于2004年以后,中国的股市陷入国有股流通的争议之中,公司既不能发行新股,而中间试图发行的可转债,也因为股改问题被迫搁浅。如果该可转债能够成功发行,在牛市时候,债券的购买者,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,增大股东资本,相信负债比率可以降到50%左右的水平。但时局限制,股票、可转债,均无法成功发行,因此经营者采用借债的办法,来扩大生产规模,但却成功将负债比率控制在60%左右的水平,再考虑到2002-2005年,中国处于通缩的情况。因此,2005年的企业,确实是最艰难的日子,在通缩末期,现金紧张,而企业能加大借款,扩大规模,这便是和同行在竞争时候,先行一步的优势。

鲁泰的经营者,也意识到过大比率的借款,并非合适,所以,2008年年末,经营者便提出要发行a股,规模约11亿,实际上,这个数据是经过计算的,考虑到市场在狂热的过程中,可能溢价发行,实际上募集的资金,可以达到13-15亿,加上原有的22亿净资产,可以达到35-37亿净资产,而经营资产可以达到70亿,负债比率可以下降到50%左右这个经营者认为是稳健的水平。可惜这个方案在证监会批准,就耗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,而半年之间,股票市场大跌,经营者考虑到以贱价扩股,损害了原有股东利益,而收集到的资金不多,殊为不智,便改为发行10亿债券。从这一点上,可以看出经营者是很照顾股东利益,也很懂得利用资本市场来加大企业自身发展。

由于受股市限制,无法利用市场来扩大股东资金,企业要发展,便只能继续借钱,但这会加大其负债比率,增加企业现金流风险。而要少借钱,继续发展,便只能深挖掘,加大企业赚钱能力,多赚钱,少分红来加大其股本。因此,从现今的情况推论,企业2008年的分红政策,可能依续2007年的水平,控制在40%-60%之间,而不会加大分红比率。而更多留存收益被保留在企业手中,使企业能够在保持原有负债比率的情况下,继续扩产生产。

下一节,继续探讨鲁泰的财技,然后转而探讨经营杠杆及税负问题。未完,待续。

Michael Chen 2008-11-1